返回主頁 > 創新技術 > 創新施工技術
一、深基坑支護新技術
排樁墻支護:
排樁墻支護結構是利用成排灌注樁、預制樁、板樁等類型樁構成的支護結構。支護具有結構剛度大,抗彎強度高、變形相對較小,安全度好,設備簡單,施工方便,需要工作場地小,施工噪聲低、振動小等優點。蕭政儲出(2011)45號地塊商業金融業、辦公項目采用該支護形式(三道內撐式排樁墻圍護結構),北干街道畈里張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項目(二道內撐式排樁墻圍護結構)由于地下水承壓水頭較高,電梯井坑中坑開挖采用高壓旋噴樁滿堂加固進行封底,同時設置承壓水減壓井進行降壓,以保證抗突涌穩定滿足要求。
鎖扣鋼管樁組合支護:
在鋼管樁的兩側加入了防水鎖扣裝置,與(拉森)鋼板樁自由組合形成多種形式的連續支護結構擋墻,利用鋼管樁的剛度大和(拉森)鋼板樁的防水性好的特點,兩者相結合,配以適當的內部支撐結構或外部拉錨結構,快速形成安全可靠的基坑支護體系。根據土質及地下水的情況,結合適當的降水措施,確?;又ёo結構的安全。余政儲出[2016]5號地塊商辦樓新建項目,應用該技術施工,縮短了施工周期,節約施工成本。
咬合樁:
采用全套管樁機和超緩凝混凝土技術,先施工兩側的素混凝土樁(用超緩凝混凝土),在其初凝前施工完成中間的鋼筋混凝土樁,中間鋼筋混凝土樁采用全套管樁機切割掉相鄰素樁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使排樁間相鄰樁相互咬合,共同終凝,形成無縫連續的"樁墻",達到擋土、止水、并保證施工安全的新型深基坑支護結構。該技術在浙能第二大廈、省人民大會堂地下車庫等工程得到應用。
圓環形內支撐:
采用鉆孔灌注樁墻結合鋼筋混凝土環形內支撐的支護形式,其圓環形水平支撐體系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受壓特性,較其他內支撐體系,桿件數量少,出土空間大,縮短工期,節省造價。上海綠地翡翠國際廣場基坑采用了直徑達92m的圓環形內支撐,挖深7.7~8.5m,基坑面積20260m2,結合SMW工法樁、三軸水泥攪拌樁及坑內真空深井降水進行施工。
型鋼組合支撐:
利用組合式鋼結構構件截面靈活可變、加工方便、適用性廣的特點,可在各種地質情況和復雜周邊環境下使用。具有施工速度快、支撐形式多樣、可重復利用、節省費用的優點。在云濤名苑等基坑支護中進行了應用。
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支護:
采用高壓流體在錨孔底部對土體進行噴射切割擴孔并灌注水泥漿,形成直徑較大的圓柱狀注漿體錨桿與灌注樁、預制樁、板樁等類型樁共同構成支護結構,該支護形式無內支撐,方便土方開挖,縮短工期,節省支護成本。結合公司的《深基坑旋噴擴大頭預應力錨桿樁錨聯合支護施工工法》在正凱中心A樓、B樓、恒大水晶城等工程基坑圍護中廣泛應用。
二、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技術
蕭政儲出(2011)45號地塊商業金融業、辦公項目,塔樓上部主體57層,地下3層,建筑總高279.98m(室外地面至停機坪面);項目塔樓結構體系為核心筒結構,由鋼管混凝土+鋼梁+壓型鋼板樓板+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組成。
三、鋁合金模板施工技術
鋁合金模板體系是一種新型支模體系,通過深化設計將建筑工程所需使用的模板進行系統化、標準化、模數化設計,并依照模板深化設計圖,在工廠加工生產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簡易的組裝完成組模程序。該支模體系還利用了CH型工具式支撐實現早拆功能,鋁材還可回收重復利用、綠色環保,技術已在公司長沙萬科城、金域濱江、金域藍灣、萬科金域國際二期、鄭州萬科美景龍堂、魅力之城等多個工程項目得到了成功的應用,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施工技術。
四、裝配式結構施工技術
"裝配式建筑"工藝技術,在設計初期階段,裝配式結構深化設計介入,與建筑設計、結構設計有效結合,使施工設計一次成型,避免重復改動,工廠化構件生產,整體吊裝,節省物資投入,縮短施工周期。
PC構件吊裝:
五、BIM技術應用
BIM技術全過程應用。在二次結構深化設計、施工場地綜合布置、管線綜合布置、設備安裝、復雜節點輔助等,都將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進行方案優化,對構件和設備安裝進行模擬、碰撞檢查與三維施工圖紙的繪制,使得項目施工過程更趨完善合理。
Bim三維管線綜合
復雜節點輔助:
三維場布模擬: